別再怪孩子龜毛、難搞。 看懂他的高敏感特質!
- ofunedu
- Oct 12, 2018
- 2 min read
臨床心理師 許芳瀟 (親子天下採訪文章截取)。
這群孩子通常聰明、很有同理心、直覺強、很會看大人的臉色做事, 知道自己採取這個行動的後果是什麼,因而會謹慎思考。
然而,這些敘述也可能指向完全不同的方向。
他們不像一般孩子那麼隨和、配合度高,
總是特別固執、容易躊躇不前、情緒反應大,
外人看來可能會指責是大人沒有教好,因而變相成為父母的壓力。

先天氣質上對於外在環境的敏感與否,並非紅、綠兩個對立的端點,
反而是條連續光譜,當中會有許多漸層的橘色。
家長其實不需要特別去標籤出孩子是否為「高敏感兒」,
重點在於去理解小孩這樣的特質,及理解他的困難在哪裡。
舉例來說,有些高敏感的孩子對視覺刺激特別敏銳,可能無法接受茶几上固定擺放的物品被移動,
或是一旦東西少了、不見了,他就崩潰大哭;
另外,也有些孩子對聽覺刺激特別敏銳,一般人聽不出來的重低音,都可能讓他渾身不舒服。
所以,碰到令孩子感到不舒服的時刻,不要急著去責罵,而應該去協助孩子探索這樣的心情。
為什麼會那麼生氣? 為什麼會難過? 是發現哪裡不一樣了嗎?
先引導孩子說出他的困難!!
有些需求可以被滿足,有些可能沒有辦法,
家長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排除所有可能造成影響的環境刺激,
最終要教導他們的是,如何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,
當下次再發生同樣的情形時,找到更好的因應方式。
コメント